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

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新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海外“欢乐春节”活动的开展颠倒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该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②④正确;①侧重于强调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本身说法错误。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影《泰囧》自2012年12月上映以来,好评如潮,票房一路飙升,累计达12.6亿,刷新了12项中国电影史票房新纪录。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泰囧》成功绝非偶然,它故事完整,把准了中产阶层高富帅和中产后备军80后、90后屌丝的脉。现代人压力大,幸福感低迷,需要从中寻找新的“解毒剂”,这是《泰囧》能够雅俗共赏的原因,它体现了不同阶层对幸福感的追求。这说明 

①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③大众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④文化产品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并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人民斗志提供了重要基地。这表明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

(2)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9分)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满分5 manfen5.com

简述人们遵循这一程序进行管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3年10月除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严重,景山远眺,望不见故宫全景;天安门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只见轮廓。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雾霾对道路交通也带来的严重影响。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6分)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