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12分)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10分)

 

(1)①遇事求神灵保佑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②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分),其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4分) 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分) (2)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分)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4分) 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哲学的基本派别主要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分为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形态,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等形态。材料中拜神灵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是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材料中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协调相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结合材料将材料体现的这三个派别分别阐述出来,并指出其基本主张即可。 (2)人与自然和协相处是指要尊重自然及其规律,不能将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发展规律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回答该题可以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别结合材料分析论证。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

 

查看答案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真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妙言警句是               

A.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B.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C.不怕慢,就怕站            

D.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