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

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体现了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条件,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  

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在宁夏,曾几何时,过度开荒,过度放牧,是这块土地上的常态。深陷贫困的人们希望通过向自然界索取来摆脱贫困,而这种方式没有带来富裕,反而陷入贫困---开荒----生态破坏----贫困蔓延的恶性循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宁夏人终于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他们开始大规模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漠面积减少,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转变。

(1)上述材料说明了《生活与哲学》的哪些道理?(8分)

(2)我们从上述材料中应得到什么哲学启示?(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