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其实,地有其材,人有其志,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有时令的变化,地有丰富的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意思是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物质是运动固有属性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引文表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C.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统一 D.哲学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和智慧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公众科学素养的髙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作简要评析。(6分)
(2)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