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

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匠人、农民、根雕艺术家”面对同一根弯曲的树根有不同的认识,说明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A正确;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B说法错误;C“必不相同”过于绝对,错误;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在凹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却小于或大于180°。这表明真理具有(    )

①客观性          ②条件性         ③物质性                ④具体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是(     )

①认识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不能轻信别人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心动不如行动”,主要体现了(    )

A.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查看答案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查看答案

尽管科学家考古发现证明,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一个周期的终点,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但仍有很多人相信末日论,“末日产品”、“末日旅游”如火如荼,但当2012年12月22日的真正到来,才宣告布莱恩·达莫托的《2012玛雅末日》彻底破产。上述材料表明(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错误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