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有近3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网民通过这个平...

中国有近3亿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网民通过这个平台发表意见建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这表明网络监督

①成为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监督,提供行之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②成为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切实消除腐败现象根本途径 

③成为有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平台 

④成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防止权利受到制约和约束的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监督,提供行之有效的渠道和方式,成为有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平台,选C。②“根本途径”说法错误,防止腐败关键靠完善制度;④夸大了网络监督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发表的意见建议高达250多万条。这表明

①公民享有提案权,提案内容充分反映民意 

②公民积极行使政治权利,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村里的事务,不是乡长做主,也不是村长做主,而要坚持由村民做主。农村办事要广泛听取农民意见,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村民做主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③村委会的重大决定要遵循村民的全部意见      

④有利于巩固我国基层政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村委会的选举近年来格外引人注目。2013年4月底,北京市3年一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各郊区县农村拉开帷幕,3697个村庄产生新一届村民带头人。据此回答4—5题。

1.本次选举新增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查环节,候选人必须经过严格依法审查,且正式候选人名额人数多于应选名额。上述选举方式是

A.间接差额选举     B.直接差额选举      C.直接等额选举    D.间接等额选举

2.近年来,北京各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决制度”,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做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要将上述时事写成新闻报道,最适合的标题是

A.扩大农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         

B.加强我国基层政府建设的深刻实践

C.加强村务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D.完善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10日,江西省公安厅厅长舒小琴在线与网友交流,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这要求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一新兴媒体,因为它

①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 

③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党和政府积极采取行动组织救援。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据此回答小题。

1.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生活依据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大量的救灾物资、人员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部分高速车辆通行本已饱和,在震后几天更是堵塞严重。为此,一名重庆网友给四川省长留言,希望尽快开通其他高速公路,以缓解救灾生命通道的交通压力。材料中网友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是

A.社会公示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