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经济通过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经济通过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但“四大建设”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并不矛盾。江苏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首先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其次大企业起龙头作用,中小企业跟随,不可缺少,相互不可替代;再次,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大企业“大而强”小企业也可以“小而强”、“小而精”。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为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托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艺术创作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1)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江苏省处理““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关系所带来的启示(12分)

(2)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大小企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分)②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江苏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 (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小企业跟随,不可缺少,相互不可替代。(3分)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2)①文化产业植根于地域文化特色中,才能展示文化产品的魅力和影响力,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题中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②但是要提高文化的竞争力还要重视科技、教育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在文化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关键体现在科技竞争力上。(3分)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促进文化产品走向世界。(3分)④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提高文化竞争力,需要创新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解答本题一定要紧紧扣住材料,从材料中得到启发。根据材料中的“江苏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 先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体现的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大企业起龙头作用”体现的是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江苏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  “中小企业跟随,不可缺少,相互不可替代”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最后要强调的是启示应该落脚在方法论上。 (2)考生解答本问时要注意本题属于辨析类的解答题。分析时一定要找到变辩点。首先是发掘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其次提高文化生产竞争力不仅仅需要发掘特色文化资源。因此考生可以首先按照文化产业植根于地域文化特色中,才能展示文化产品的魅力和影响力的思路,说明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阐述观点的合理性。这主要是针对第一个辩点。其次可以按照但是要提高文化的竞争力还要重视科技、教育的作用;还需要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促进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还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创新;这个是针对第二个辩点,做出的合理补充。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知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09年我国的就业情形

满分5 manfen5.com

【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3%,国际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7%。

材料二 自2012年4月日本实施“支援和培养下一代对策推进法”以来,一些企业为了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引进推行在家办公这一工作方式。这有利于降低工作成本。日本总务省已经开始了“在宅勤务”的试点工作。后据调查来看,有83%的人认为在家办公比在办公室更能集中精力,78%的人表示愿意继续参加下一次试点工作。日本总务省决定,今年9月开始允许部分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的职员在家办公。

材料三 2013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新生代农民工,跟当初进城的农民工不一样。他们学历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这告诉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对就业问题重视起来,党和政府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说明大多数日本民众支持“在宅勤务”的原因。(12分)

(3)有人认为“只要做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和谐共‘舞’,就能解决就业难、用工难的问题。”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个观点进行分析。(12分)

 

查看答案

“我既喜欢油画,也喜欢中国的水墨画,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那恐怕就要出错。”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之所以会出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 油画和水墨画具有不同的特点             B. 水墨画与油画的联系是客观的

C. 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

 

查看答案

韩剧《张玉贞,为爱而生》,剧本根据同名小说及朝鲜时代著名历史人物禧嫔张氏(张禧嫔)的生平改编而成,从而展现了传统文学的仁与爱,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巨大收益。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韩剧《张玉贞,为爱而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①该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该剧注意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

③该剧面向人民大众,赢得了市场 

④该剧的制作坚持了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借助《张玉贞,为爱而生》的成功经验中,体现了哲学的道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西方的“AA满分5 manfen5.com制”曾被中国人视为吝啬小气,但如今很多国人提倡用“AA制”破解面子消费。这表明:

A.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B.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迥异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不同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查看答案

2013年,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项目曝光,使天天举着 “人权”.“自由”.“民主”大棒的山姆大叔在全世界陷入了信任危机。听其言观其行,在这事件中,处处可见美国的霸道逻辑。由材料可知:

①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发展科技维护信息安全是当今国家的战略重点之一 

④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损害着全世界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