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12分)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立自由贸易区试点,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的哲学依据。(8分)
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②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事物价值的实现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④最大限度地保存就能实现价值的增值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不相同的是
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④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河南省鹤壁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原来普遍认为是废弃物的石头变废为宝。煤矸石原本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鹤壁市却经过科学方法鉴别和加工把它变成了宝贝,不但可以生产烧结砖,甚至可以用来制取无机纤维进行造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客观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③应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人们可以改变物质具体形态,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