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新华社2013年11月15日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28分)新华社2013年11月15日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情况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52.57%,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已到80%。

    材料二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材料三 湖北省襄阳市某地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注重挖掘和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不仅提升了生活品位而且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12分)

(3)运用矛盾分析法阐述襄阳市某地区是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12分)

 

(1)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4分) (2)(12分)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强烈认同感。(3分)③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3分)④对传统文化要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分) (3)(12分)①根据乡村特色,按照“一村一景”进行建设,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②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综合考虑农村与农民等因素,推进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分)③一分为二看待乡村的历史文化,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村落历史文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话题为背景,设置材料,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进行设题考查。 (1)考生在回答本小问时,首先要明确读图的步骤。首先要读表头,明确主旨。根据本题的表头我们可以明确该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情况;第二步是读内容,了解具体情况。通过本题的图示可以了解的信息是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第三步是读小注。本题小注表明了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信息。 (2)考生在回答本问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该题的知识限定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它包括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等知识点。根据本题的材料,“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要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其次”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体现的是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即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3)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楚的是知识限定是矛盾分析法。“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体现的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注重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了传统文化的表现、特征、继承的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

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

③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

④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承载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由此开启了一段崭新征程,中国可望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嫦娥落月”不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月宫的种种美丽想像,更充满着技术上的风险。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了自然的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名言、俗语与漫画“三步曲”(作者翟海军)所要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吃一堑,长一智

 B.谦受益,满招损

 C.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