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2011年上半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统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2011年上半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统计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过低的经济原因。(9分)

(2)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12分)

 

(1)① 生产决定消费,农村文化消费过低,可能是因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足,或者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生活需求。(3分)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过低,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3分)③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农村文化消费过低,可能是农村居民过于注重物质消费,轻视文化消费。(3分) (2)从文化与经济关系分析(6分、具体略);从文化的一般作用分析(6分、具体略) (3)①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3分)②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所有制结构。(3分) ③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3分)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反映了农村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没有较高的文化消费的能力;农民可能更加注重物质消费,不重视精神文化消费的消费观念;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农村中,文化产品并不丰富,没有充足的消费对象。作答时分别用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等知识结合问题分析论证即可。(2)文化与社会的角度主要是有关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可以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来分析提高文化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还可以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来分析提高文化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可以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等知识来分析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结合材料以及知识点可知,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加强文化创新;振兴文化产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挑战下,振兴文化产业还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作答时,分别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驱动发展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论证。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文化与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某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13年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巩固完善已出台的民生政策,继续兴办一批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全省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4.8%。

(1)运用社会历史观知识,分析说明该省政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法的正确性。(10分)

(2)说明该省政府的上述做法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7分)

 

查看答案

近期,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