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搜索快速、方便交流和传播广泛等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

(24分)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搜索快速、方便交流和传播广泛等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材料二  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8分)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鼓舞,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2013年11月5日,第四届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上,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材料四  信息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谣言、诈骗、侵权等一些负面影响。Z省公安厅发布消息称,该省在近期专项整顿行动中,发现违法信息21.2万多条,其中网络谣言、虚假和低俗信息占据很大比例。

(4) 意识具有能动反作用,据此对网络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1)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居民消费升级;(2分) ②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出现和成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内需拉动转变;(2分)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信息化与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2)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正确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⑤有关部门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 ⑥有关部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 (3)①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等基本权利,因此中国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在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网络安全,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2分)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我国主张尊重网络空间主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2分) (若从我国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得1分,但本题最高不能超过6分。) (4)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2分)②网络文化建设要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增强社会的正能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考查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考生可以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出现和成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角度作答。 (2)问:考查政府的职能,考生可以从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角度作答。(3)问:考查国际社会,考生主要可以从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作答。 (4)问: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角度较小的试题,考生只要立足该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主要包括的内容包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考点:消费的反作用、政府的宗旨、原则和职能、国际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1)请解读表1和表2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8分)

材料二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5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7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材料三   1989年以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3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期间,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草原法进行了一次修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时立法的时候并不是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改善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2)结合材料二、三,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9分)

(3)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及其职权,并从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推进环境保护工作。(7分)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下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充分说明:

时间

党的会议

认识成果

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10月

十四大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11月

十六大

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年11月

十八大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①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有时不止一个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不存在终极真理

 

查看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伤害极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已难以修复。这表明:

①自然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