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开启航天新时代;神舟十号共载三名宇航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
材料二:“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6分)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上天入海”从未停下脚步的认识论依据。(6分)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材料二: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6分)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6分)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相一致的是
A.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B.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C. 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D. 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厚德”作为精神品质,其主要内涵是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提倡“厚德”,因为
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B.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赵治海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认识到套用杂交水稻、高粱的模式去研究杂交谷子,是没有出路的,他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研究方法,根据谷子特性,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去试验谷子杂交,终于选育出“张杂谷”系列良种,亩产最高达到810公斤。这说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科技创新必须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自我砥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