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经济指标 |
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总量 |
506322 |
24565 |
7817 |
比上年同期增幅 |
7.8% |
9.5% |
10.6% |
注:我国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上一般在60%以上。
材料二 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两个字的改变,凸显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决心,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举措。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点?(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并分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12分)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要自觉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大患。这告诉我们
①前进的道路必然有曲折 ②空气污染是前进过程的否定环节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漫画《有时真的搞不清楚…》所蕴含的哲理是
A.世界观决定人的意识
B.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C.量变引起质变
D.真理都是有条件和范围的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C.万物之理,不外吾心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
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
③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