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表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 经济指标 煤炭消耗 钢材消耗 水泥消耗 G...

下表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

经济指标

煤炭消耗

钢材消耗

水泥消耗

GDP产出

占世界比重

31%

27%

40%

4%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②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③我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④我国经济建设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本题图表可以发现,我国的GDP仅占世界的百分之四,但是能耗高,因此可以发现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故题肢②正确;也启示我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故题肢③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题肢①④,故排除;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方式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民经济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层面。为防患经济发展风险,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快,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B.实体经济产业关联性强,具有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C.实体经济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对经济健康发展起基础作用

D.实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体现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人们戏称支付宝为“第二货币”。对于支付宝,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属于银行信用卡的一种      B.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

C.使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和安全       D.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查看答案

(24分)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探索简化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⑴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做法?  (12分)   

⑵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12分)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环保投入情况统计表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十二五期间

我国环境投资总额

2000亿元

3600亿元

8388亿元

16000亿元

32000亿元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0.69%

0.93%

1.28%

1.35%

1.6%

注: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当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0%,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目前,我国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5%至6%。  

材料二  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

材料三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给力的措施遏制物价上涨这匹“野马”。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控制主副食品和蔬菜价格,确保生产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既不“菜贵伤民”、也不“菜贱伤农”。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稳定价格总水平。(10分)

 

查看答案

面对美国加大重返亚太的“攻势”、日本在钓鱼岛以及菲律宾在南海的“无理”,我国要

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②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兼顾他国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