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其理由是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能迅速、及时解决社会矛盾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由不熟悉竞争性选举到参与竞争性选举,由投票时不会写票到投票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投下神圣的一票;由只知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情况,到熟悉利用网络反映更多人的呼声;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自觉利用网络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由写书信反映民情民意,到开博客“晒”自己的政治观点与主张……这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
B.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与渠道越来越丰富
C.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D.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2012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跑赢了GDP的增速。而且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延续多年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农民增收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得益于
①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财产性收入增长
②农村外出劳动力规模扩大和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性收入增长
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加有力——政策转移性收入增长
④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①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②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③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这将对上海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对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的经济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控制国际经济资源
②有利于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
③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④有利于利用开放“溢出效应”,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