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近年来,从开门立法、征求意见渐成常态,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纷纷推出,再...

(12分)近年来,从开门立法、征求意见渐成常态,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纷纷推出,再到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逐步揭开神秘面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不断推进。面对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的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导致一些公众对政府产生误解、不信任甚至“‘惯性质疑”的问题,国务院于2013年10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何重要意义?(8分)

(2)你认为,对待政府的工作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1)1.有利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2.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3、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4、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5、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1.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当遇到困难和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2.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改进政府工作建言献策,监督政府的行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以国务院于2013年10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为背景,强调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前进历程,探究这项工作的意义可以从对政府的影响、对公民的影响、对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政府的影响又可以从规范政府行为、监督政府工作和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两个方面,对公民角度可以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角度进行分析;对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角度,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府得到人民信任,政府在公民中的形象树立。(2)关于公民正确对待与政府的关系,教材有明确表述,即包括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寻求政府帮助、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本题难度不大,不需要根据材料进行针对表述,即通过准确记忆教材理论,进行简练概括总结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频频应邀到访,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进行解读。(9分) 

 

查看答案

近年来,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同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到联合同维和部队战区司令、世贸组织副总于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获选国际组织重要职位。2013年11月5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同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主导作用

C.中闰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查看答案

近年来,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加强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环境,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积极组织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等活动。该活动的开展旨在

A.积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进一步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空间实验室阶段,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突破了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中国空间站,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要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題。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类求索真理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6 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公众科学素养的髙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作简要评析。(4分)

(3)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并对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出方法论建议。(4分)

 

查看答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12分)

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