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

(14分)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材料一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城市自身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对这些因素的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6分)

材料二  某省著名企业弘扬“诚信、自强、和谐、创新”的城市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提高竞争力。”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8分)

 

(1)①提炼城市精神,要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②提炼城市精神,要统筹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这体现了立足整体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2分)③提炼城市精神,既要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又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2)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竞争力。(2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提高竞争力。(3分)③企业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等多种措施提高竞争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但辩证法的范围较广,还需要针对材料进行一一提炼。题中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体现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题中凝聚城市自身的诸多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体现立足整体和系统优化;城市精神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本题是观点评析题,此类题目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合理之处,首先肯定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其次指出不合理之处,提出弥补举措,即包括企业遵守法律道德,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竞争力;企业还要转方式、创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力。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观、发展观、系统优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房价上涨的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采取的调控手段。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措施哪一个是正确的?(答序号即可)(2分)

材料二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是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新型固态冷光源。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结构牢固、体积小、美化生活等七大优点,被人们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目前我国国内LED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很少,只有100多家,而且分布不合理,上中游呈现寡头竞争的态势,下游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生产的芯片质量普遍与国外差距很大,尤其亮度、光效这两个参数。中国大陆高质量的外延片、芯片生产能力很弱,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约10年的差距。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的角度,请你为我国发展LED产业提合理化建议。(8分)

 

查看答案

(26分)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2分)

2013年,我国多个地方遭遇雾霾天气,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经过调查,发现解释雾霾天气必须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等。

(2)结合材料,说明解释雾霾天气的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6分)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不要不改革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