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

(26分)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2分)

2013年,我国多个地方遭遇雾霾天气,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经过调查,发现解释雾霾天气必须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等。

(2)结合材料,说明解释雾霾天气的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6分)

 

(1)人类活动对环境都有污染(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工业化之前,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低趋高;工业化后期,环境污染由高趋低;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对环境的污染降到环境容量以下。(4分)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保障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能带动环保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减缓环境恶化。(8分) (2)①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意义重大,只有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因此必须解决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3分)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3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要增强民众环保意识。(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要从自己做起,践行科学低碳生活方式。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有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第一问是图表题,图表题遵循横向看差距,纵向看变化,即人类活动对环境都有污染,初期环境污染由低到高,后期由高到低,完成以后降到环境容量以下。第二问,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保护环境的财政支出增加;需要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环境保护的发展也能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2)本题有一定难度,知识限定较为宽泛,需要自己针对材料进行一一对应,即针对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针对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针对民众环保意识不强,应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本题知识范围较为明确,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表述准确即可,同时要结合设问治理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组织语言即可,即从自己做起,践行科学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有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树立绿色消费观。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不要不改革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需要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