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12分)

 

(1)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促进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完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4分)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对我国相关产业形成竞争压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第三产业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分)加大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我国相应的市场体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4分)(如学生根据职能转变和完善立法答出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果,可酌情给1到2分,但不超过总分12分) (2)人大作为我国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健全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的法律、法规。(3分)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为试验区经济发展管理与服务的能力;(3分)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2分)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2分)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中找出关键性语句,在针对其进行相应的概括和总结。题中材料“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将对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题中材料“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题中材料“加大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将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的具体要求。解答本题仔细分析设问的要求是关键。在我国权力机关方面,学生可从人大的立法权角度展开说明,为自贸区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在政府方面,学生可从政府职能的转变(材料中有涉及)、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扩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人大的职权、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与此同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 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话题一  莫让“盛宴”成“剩宴”

    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有“舌尖上的浪费”。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触目惊心,令人心痛。央视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奢侈浪费。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应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话題二  严禁“公权”变“特权”

    泛泛给每个中国人强扣一顶浪费粮食的帽子,是不公平的,公款吃喝才是浪费的大头。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首先要拿公权开刀,堵住公款消费的通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既是对社会公共财富的节约,也是对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尊重。

(2)请你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12分)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一强调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占有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这说明了(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        ②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也是人的主体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文化也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思维活动其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塑造人生

C.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查看答案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