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气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底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12分)
(2)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12分)
(3)创新型人才关系着“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有关部门准备制定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良性互动?(12分)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①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②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④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侵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④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①“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②“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③“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嬴的发展
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
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