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A.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C. 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D. 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提高股市会做出股票价格下降的反应。对于产生这一反应的合理的解释是
①银行业利润高于其他行业 ②股民的投资收益减少
③投资者预期企业利润下降 ④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①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反映的是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商品A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材料二 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华北地区频发的“雾霾”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战略高度提升。治理以“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环境与民生,更关系到政府的行政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及其自下而上的舆论压力,环保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一票否决”制度有望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14分)
(3)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方面应有的作为。(4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37%。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拉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此外,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出现的变化对经济会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12分)
材料二 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