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

10.78

7.92

12.00

8.26

9.8

11.2

7-7.5

注 “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 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6分)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10分)

 

(1)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社会财富增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五年计划规划的GDP平均增速呈现出高低波动,十二五期间GDP增速有所回落;人均GDP排名与总量排名不平衡,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又好又快发展。(2分) ②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③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分)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⑤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尽快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3分) (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城市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4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2分) 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时代内涵,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分) ④“和而不同”、共生共存,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绍兴城市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推动了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城市的和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背景,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考查,具体的材料展示上采用了图表和文字的方式。 (1)考生在回答第一问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首先要读表头明确图表主旨。其次是读图表的内容,了解具体信息。再次要注意小注。本题图12反映的是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是相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表3反映的是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情况是从六五到十二五期间,规划增速波动增长,尤其是十二五规划回落较大;小注说明的是人均GDP与我国GDP不想对应,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2)考生在回答第二问时,要概括图表和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图表反映的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材料反映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民生投资不够的问题、生态环境的问题、收入差距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应采取措施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财政作用,增加民生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和教材进行分析具体的论述。 (3)根据材料二,可以发现建设城市文化,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素质说明能够满足群众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考生在具体作答时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结合教材知识简要说明理论依据,其次要注意落脚点在有利于上面。如果能把握住这两点,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的作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文化塑造人生、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 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来石”究竟是何方神圣,和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多次陨石事件一样,目前仍是个谜。这表明

①宇宙的浩渺无际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

②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

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

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启示我们

①要重视意识的能动性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创造条件,实现矛盾双方的转化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义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生活与哲学看这首诗说明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能因人而异   ④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