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化责任意识,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始终从严要求,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要将教育实践活动这个“大厦”保质保量地建设下去,就必须坚决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整治不良作风,犹如逆水行舟,只要稍微松一点劲,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时值年终岁末,更要保持良好的热情干劲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是什么?(12分)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8分)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人们期待着国有资本收益能够真正用于解决惠及百姓的重大问题,尽早实现“用之于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70.83亿元,支出929.7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50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1)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分配的知识分析,提高上缴比例的合理性是什么?(10分)
材料二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等痼疾,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是指正在推进中的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8分)
材料三 专家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并更多用于保证和改善民生,是国企应尽之义,也符合百姓之盼。但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卸包袱”、发展新兴产业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同时,企业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缴交比例,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避免“杀鸡取卵”.
(3)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上缴比例才符合实际情况”?(10分)
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上述宪法的规定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B.是加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
C.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领导人曾经对中美两国的关系说过:太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中美两国。对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可作的理解是:
A.中美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B.中美两国的发展不会产生利益的冲突
C.中美两国是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
D.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梦归根结底就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其内容就是民族的追求和人民的抱负。
材料一 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公平正义、个人自由发展,被视为理想社会的核心标准。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GDP蝉联世界第二让中国初步实现了经济梦,“蛟龙”号让中国实现了深海梦……在个人发展方面,莫言实现了自己和国人的文学梦……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阳光照亮了现实,我们同样取得重大进步。但是,圆梦路上,尤其是在收入分配、教育均衡等方面,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应不失清醒的头脑,努力前行。
(1)圆梦的征程中,我国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正义。(12分)
材料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2013年,中国领导人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传递“中国梦”的美好声音;五大洲政要来宾密集访华,高层互动引领国家关系健康发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等多边官方、民间活动相继举行…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为“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努力,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0)
材料三: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 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8分)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其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①国际上,当一国(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为60%。当人均GDP45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70%左右。②中国人均GDP:2009年3700美元,2012年6500美元。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