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未来时代,数据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至。借助宽带提升信息消费水平,实现互...

(20分)未来时代,数据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至。借助宽带提升信息消费水平,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和间接带动的其他领域的消费三个大类。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2013年1~5月信息消费状况: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信息消费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有何重要意

义?(7分)

(2)我国信息消费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信息消费结构中“重娱乐型消费,轻生产型消费”的倾向严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5分)

(3)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利用两年的时间,重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课题,在有条件的50个市(县、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束时,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县、区)”,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推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4分)

(4)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4分)

 

(1)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信息消费带动信息技术革新,促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2分)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信息消费不仅可以带动信息及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分)③信息消费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提高了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方式,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1分)④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分) (2)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到科学民主决策;(2分)通过经济调节和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形成科学的消费理念;加强执法,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3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分)在试点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地区的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教训,从中总结规律;(1分)在推广过程中,要结合每一地区的具体实际,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分) (4)①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发展。(2分) ②要充分利用宽带信息技术便利、迅捷的特点,促使大众传媒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使信息在更广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传播。(1分) ③青年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从《经济生活》角度命题,题型为意义类,材料限定为分析信息消费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意义,可调动和运用课本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等相关知识来描述和阐释信息消费,特别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准确有效对接。本题第二问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命题,考生注意主体限定为政府,可以从政府决策、政府原则、政府职能等理论结合网络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去论证;本题第三问为限定原理型的哲学题,注意试点工作体现了从矛盾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普遍性,推广工作体现从矛盾普遍性到特殊性。第四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交流,可以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结合大众传媒的新发展,从青年这一主体出发,来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本问侧重考查考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意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反作用、政府、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文化交流与传播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转基因技术依据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基因提取、基因重组、人工选育等技术,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个体。该项技术尽管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却发展迅猛,已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十多年前开始商业化;但该技术本身在精确性,、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持一端,互不相让,疑惑重重,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道路漫长。

根据材料,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在转基因问题上出现认识差异和疑惑的原因,并说明深入研究转基因技术的必要性。(6分)

 

查看答案

(6分)中高考改革关系到每位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网站上发布公告,针对中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下是公告全文及附件(略)的内容。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拟定了《2014 - 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

《2014 - 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2013年10月22日至2013年10月28日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电子邮件:ksgg@bjedu.gov.cn

    自动传真:010-66074758 010- 66074716

    来函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奥运大厦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

    邮编:100083

    特此公告。  

    附件:1.《2014 - 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

          2.《2014 - 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二O-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李某是北京某中学高中学生,对未来高考改革非常关心,看到公告后,阅读相关附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李某是通过哪种途径与方式进行政治参与的?(2分)

(2)李某的这一政治参与活动有什么意义?(3分)

(3)根据公告内容,李某可以选择的具体方式有哪几种?(1分)

 

查看答案

某中学高三年级开展探究性学习,针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历史贡献的是(    )

A.商品的交换价值不由使用价值决定

B.商品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决定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不同作用

 

查看答案

 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在此情况下,原有的人口生育和劳动就业政策有待调整,“单独二孩”“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相继出台。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查看答案

“万分之一的错案,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法官要换位思考,努力实现司法公正。这是因为(    )

A.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人的认识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