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20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和产生的简要过程

开展专题论证阶段

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进行调查研究阶段

中央政治局常委、文件起草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座谈调研

征求意见稿阶段

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并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中央政治局审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举行会议分别审议决定

中央全会审议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决定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全面改革的政治共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共识的。(5分)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知识,为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5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恩泽当代、惠及子孙、功在千秋、造福人类的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它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5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通货稳定,失业率低,为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失业上升,尤其是全球化、老龄化等,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网、不断持续上涨的社会福利待遇,造成了社会保障缴费率和税率的不断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阻遏了投资,使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差距较大等新情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评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并说明它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5分)

 

(1)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作用。 (2)加大对科技的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而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作用: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却又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竞争力。 启示: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共识的。从本题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和产生的简要过程的中同学们应该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方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政协制度等相关内容。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知识为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对材料中提出的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在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告诉我们可以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保护环境与促进资源节约等方面去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是对立的;但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而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二者是统一的。因此,应把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评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并说明它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从材料可以看到德国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启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党的执政方式、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对立统一的观点、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网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公司只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但在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比较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店。预计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

                                                                         ——马云

    李克强总理给予新经济形态淘宝网充分的肯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经济形态淘宝网的经济意义。(3分)

    11月11日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早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能够记住淘宝商城。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淘宝电商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4分)

    11月11日,最早只是老百姓戏称这天为“光棍节”,而淘宝电商们则把这天打造成了“中国消费者日”。有人认为,他们把仅具文化意味的“光棍节”打造成全民血拼的“网购节”,让网购时点定格,把网购上升到商业文化层面。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上述观点。(4分)

    在网络信息实现快速、高效、全面传播的同时,网络谣言虚拟隐藏,也像是“流行性病毒”。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谣言止于“智者”。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4分)

 

查看答案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18分)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几十年来,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心灵深处、成长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材料一  3月5日,全国各地启动系列学雷锋活动,号召社会各界弘扬雷锋精神、推广志愿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各学校也通过校园广播、校园LED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材料二  当一些人目睹“小悦悦”事件却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时,当一些人面对倒下的老人纠结于“扶还是不扶”而踌躇不前时,当一些人面对金钱名利而心慌意乱甚至不顾一切时……今天,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再一次回味雷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因为“雷锋精神”依然值得纪念和学习,更是因为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呼吁“雷锋精神”。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学雷锋活动对改造青少年的主观世界有什么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道德状况(8分)

 

查看答案

(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12分)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8分)

 

查看答案

“手机养鱼种菜”这是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