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5分)网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公司只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但在淘宝网开店的公...

(15分)网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公司只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但在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比较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店。预计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

                                                                         ——马云

    李克强总理给予新经济形态淘宝网充分的肯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经济形态淘宝网的经济意义。(3分)

    11月11日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早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能够记住淘宝商城。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淘宝电商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4分)

    11月11日,最早只是老百姓戏称这天为“光棍节”,而淘宝电商们则把这天打造成了“中国消费者日”。有人认为,他们把仅具文化意味的“光棍节”打造成全民血拼的“网购节”,让网购时点定格,把网购上升到商业文化层面。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上述观点。(4分)

    在网络信息实现快速、高效、全面传播的同时,网络谣言虚拟隐藏,也像是“流行性病毒”。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谣言止于“智者”。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4分)

 

(1)带动创业和就业;决定消费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解放了旧的生产力,创造了新的生产力。 (2)根据事物原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电商根据人们消费的特点,通过网络促销形式,建立起新的网络消费。 (3)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电商消费节”产业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电消费节”又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网络科技与网购商业文化融合,形成电商新经济形态取得巨大成功。 (4)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敢于同网络谣言作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经济形态淘宝网的经济意义。本题材料中“在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体现了它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今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体现了他对于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学生可结合材料从这两个方面去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本题材料中“ 11月11日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表明电商们根据人们消费的特点,通过网络促销形式,建立起新的网络消费,这充分体现了根据事物原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上述观点。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学生必须充分阅读材料,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本题材料中“他们把仅具文化意味的“光棍节”打造成全民血拼的“网购节”,让网购时点定格,把网购上升到商业文化层面”,既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题中材料“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告诉我们可从提高公民政治素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遵循的原则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遵循的原则、公民的政治素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18分)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几十年来,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心灵深处、成长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材料一  3月5日,全国各地启动系列学雷锋活动,号召社会各界弘扬雷锋精神、推广志愿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各学校也通过校园广播、校园LED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材料二  当一些人目睹“小悦悦”事件却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时,当一些人面对倒下的老人纠结于“扶还是不扶”而踌躇不前时,当一些人面对金钱名利而心慌意乱甚至不顾一切时……今天,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再一次回味雷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因为“雷锋精神”依然值得纪念和学习,更是因为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呼吁“雷锋精神”。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学雷锋活动对改造青少年的主观世界有什么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道德状况(8分)

 

查看答案

(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12分)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8分)

 

查看答案

“手机养鱼种菜”这是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深海探索厚积薄发,“蛟龙”号在2012年7月26日的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6000米水深大关,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