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 4.2亿元 B.3.6亿元 C.3.3亿元 D.4.6亿元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②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价值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世界经济依旧低迷,我国经济增速也有所减缓,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外需锐减、内需不振、综合成本上升等压力,经营困难。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国家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总计超过140亿元。
材料二 从历次经济危机来看,许多世界级的大企业都是在危机中找到机遇并发展起来的。战胜困难、抓住机遇的关键是中小企业苦练“内功”,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生存能力。
结合材料说明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14分)
以下材料来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 大多数大学生在花钱时比较慎重,力求“花的值”,他们会尽量购买那些物廉价美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味和档次。
材料二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套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8分)
(2)有针对性的给大学生们提出一些消费建议。(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买菜还要想一想”在石家庄一家超市中,周奶奶看着蔬菜不由叹气。菜篮子米袋子涨得太快了。……市民购买鲜菜比较频繁,因此只要价格有“风吹草动”市民就会感觉比较明显。……在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一位消费价格统计人士解释,菜价涨价的原因是天气,同时运输和化肥成本的提高,也拉高了菜价。
结合材料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16分)
王先生是我国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薪20多万元。他除了拿出一部分收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外,还为全家人购买了商业保险,并在银行里有一部分存款。李先生的投资方式( )
A.没有风险,能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B.过于分散,虽然安全性很强但收益很少
C.安全可靠,每项投资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D.多元化,有利于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