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项目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2年

24565元

7917元

36.2%

39.3%

材料二  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请你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经济生活的理论依据。(8分)

(2)根据材料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8分)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分)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1分) 建议政府:(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给满分8分)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因此应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②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 ④消费观影响消费行为。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⑤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 (2)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应该坚持勤俭节约,不应浪费。(2分)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度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过分节俭或浪费资源会阻碍生产的发展。“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不够全面。(3分)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坚持求实心理主导消费行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是图表,对图表项目和数据要准确解读。1978年是个标志性年份,是改革开放实施之年,故学生需要总结发生的变化时间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图表主要反映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既要看到成就,又要看到差距。第二小问要抓住几个重要信息,“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需要回答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回答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向政府提出”回答的措施要符合政府这一主体。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针对每一个因素,具体展开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学生要根据材料内容加以总结,分别体现的是浪费与节约;“节俭是好事,浪费是坏事”是观点,需要辩证的认识,既要看到其合理之处,又要之处其不足;“生产和消费的相关知识”是该题需要回答的原理范围,学生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等角度具体解读题目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2013年8月下旬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上行,特别是近日受中东局势动荡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和225元,伴随国内油价上涨,中秋节后“寒气袭人”,汽车经销商们普遍表示汽车销售遇冷,交易量降幅从三成到五成不等。“就海马汽车来说,销售量要比年前下降30%到40%。”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分析节后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如果你现在想买车,你如何选择?(4分)

(2)如果你是该汽车制造商,请立足影响价格的因素,提出走出困境的具体措施。(8分)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

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其积极作用在于(   )

①有利于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②消除了企业之间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社会财富            

④我国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方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①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③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④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巩固公有制经济的支配地位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四周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其中国有资本占79.43%,外商投资占20.57%,标志着国有保险企业在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②能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改变企业国有资产的性质             ④该公司依然属于公有制性质的企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不少年轻人并不拘泥于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他们自己在网上开网店卖产品,方便了不少消费者,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关于材料中年轻人开网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个体经济,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B.属于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C.属于个体经济,这些年轻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D.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商品流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