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月亮绕着地球转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④红灯停,绿灯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针对地震是否能够被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④没有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