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鼠类的天敌减少,使鼠类更加泛滥。近年来,牧区开始有意识的培育和繁殖草原鹰和狐狸,保护草原狼等鼠类的天敌,有效遏制了草原的沙化。这说明人们( )
①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②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③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涉及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政治局领导身体力行,自觉执行规定的行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本身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C.意识并非始终都由物质决定的
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由于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 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和长足进步。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可以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据此题
1.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 的回答(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B. 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可知性问题
2.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 都肯定世界是物质的
B. 都肯定意识才是世界的本质
C. 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D.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