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使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陈地,以红色旅...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使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陈地,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革命老区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合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或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红色旅游。(10分)

(2)怎样通过开展红色旅游的活动使自己成为有作为的文化继承者和创造者?(6分)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②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塑造人们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2)①红色旅游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红色旅游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服务于现代化建设。②红色旅游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红色旅游文化产品要适合人民群众的需要。③在红色旅游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要说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开展红色旅游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考虑,一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红色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开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文化对人的影响,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自于、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具体回答。(2)文化继承和创新是该题原理的大致范围,“怎样”表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使自己成为有作为的文化继承者和创造者”是采取的措施要达到的目标。做合格的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的途径上具体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镜头一  “磨剪子来,戗菜刀……”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参观者正在通过点击电子触摸屏感受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原声。剃头挑子、招揽顾客的各种响器、同仁堂的药罐、全聚德的匾额、六必居的酱缸……“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上300余件展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历史、三百六十行等民俗文化,让参观者留连驻足。“看这些物件儿,听这些叫卖声,觉得很亲切,总能令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正在参观的一位北京市民如是说。一些外国朋友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欣喜的赞叹声。人们呼吁留下祖先的记忆,留住民族之根。

镜头二  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成了瓦砾与尘土;另据报载,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年下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特点?(3分)

(2)我们应当如何继承传统文化?(12分)

 

查看答案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 “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解读《论语》。回答题。

1.《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2.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

①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③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与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据此回答题。

1.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说明 (     )

A、传统文化必将消失                      

B、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

C、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D、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2.要让戏曲不消失,我们必须  (     )

①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