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了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某市“尾货”市场火爆。一件衬衣5元、一条牛仔裤10元,衣服便宜的程度可能让人感叹不已。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尾货”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这表明了:
①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②降价让利可以促进企业资金回笼,顺利进行再生产
③产品价格高低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生理学,在经济学上则常用来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通俗地讲,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的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也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下图中的Q表示消费某商品的数量,U表示消费该商品的总效用,能合理表达该规律的是

为隆重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邮政发行十八大纪念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这套纪念邮票受到收藏市场追捧,小型张溢价上涨33%,零售邮票当天售罄。这说明该套纪念邮票在收藏市场上
①价格受供求影响 ②买者处于主导地位 ③收藏价值决定价格 ④卖者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0%;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CPI指数上升可能会
①促使物价上涨,降低居民购买力
②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③人们消费水平会急剧降低
④促使企业提高商品的价值量,获得更多利润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台。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美国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美国,增加市场份额
B.使我国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产品出口困难
C.违背纸币发行和流通规律,引发金融危机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