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  聚焦“民富”

    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根据第一组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义。(9分)

第二组  热议“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2)结合第二组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9分)

 

(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3分) 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利于提高两个比重,促进社会公平。(3分) ③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分) 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3分) ②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3分) ③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入的意义。本题未限定答题的具体角度,需要学生从整个经济生活中找原因,考查的知识面较广,不易回答。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全面回忆课本基础知识中与居民收入增长有关的内容,并通过对材料的理解从中找到答题的切入点。本题学生可从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说明。 本题也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要求学生答出教育再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设问的要求及材料的内容,以从中找寻答题的思路。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学生可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在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加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材料三  目前,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揭示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财政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2分)

 

查看答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在网上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而按照我国现行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这启示我们

①要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偷逃税款的行为 

②要加强税法教育,增强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  

③要加强税收监督,人人关心国家税收的使用 

④要完善各种税法,让公民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有7个省级和59个省以下地方政府及开发区为吸引投资,自行出台税收减免和先征后返政策,或以政府奖励、财政补贴等名义将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返还给企业,涉及金额125.73亿元。这一做法

A.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     

B.有利于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推动经济的平稳发展

C.属于一种偷税行为        

D.有利于协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查看答案

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满分5 manfen5.com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 ③→①→②      D.②→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