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直高位运行。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释放,CPI年中掉头向下,7月CPI涨1.8% 创30个月来新低,上涨过快势头被遏制。下列哪些政策遏制了CPI的过快增长
①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国家相继投放地方储备粮、储备肉
③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④大量增发国债
⑤降低银行利率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④⑤
2012年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6,2012年8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81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①增加我国产品出口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扩大对外投资
③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国商品 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年5月8日发布了《2012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2年,我国信用卡交易金额7.56万亿元,同比增长47.95%。信用卡消费的快速增长
A.表明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多 B.是因为其消费行为不受场所的限制
C.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降低 D.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接受信贷消费的方式
小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原标价180元,实际支付110元。在这里,180元、11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其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它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中国人民银行6月1 4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指出,当前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风险。报告指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构性因素交织。一是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货币条件宽松,一方面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加剧了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二是较大货币存量的滞后影响可能逐步显现。三是灾害性气候等因素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四是受人口红利变化等影响,劳动力成本、服务业以及非贸易品价格可能持续上升,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原因。(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