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6,2012年8月23日,人...

2012年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6,2012年8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81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①增加我国产品出口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扩大对外投资

③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国商品              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012年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6,2012年8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816”,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出口贸易、扩大国内就业会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及进口贸易会产生有利影响。由此可见,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年5月8日发布了《2012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2年,我国信用卡交易金额7.56万亿元,同比增长47.95%。信用卡消费的快速增长

A.表明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多              B.是因为其消费行为不受场所的限制

C.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降低          D.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接受信贷消费的方式

 

查看答案

小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原标价180元,实际支付110元。在这里,180元、11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查看答案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其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它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6月1 4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指出,当前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风险。报告指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构性因素交织。一是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货币条件宽松,一方面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加剧了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二是较大货币存量的滞后影响可能逐步显现。三是灾害性气候等因素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四是受人口红利变化等影响,劳动力成本、服务业以及非贸易品价格可能持续上升,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原因。(15分)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19日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周年。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而此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75%,而从2010年6月底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微贬0.65%。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发生怎样的变化?

(2)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