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周年。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而此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75%,而从2010年6月底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微贬0.65%。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发生怎样的变化?
(2)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意义?(10分)
某校高一(2)班以“发行人民币越多多好还是越少越好”为辩论主题展开了辩论:
甲方: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一问题。
乙方: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发行人民币还是越少越好。
假如你是本班辩论会的主持人,你将怎样总结陈词? (15分)
经济数学主张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但要看其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③在A点时,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卖方市场
④在A点时,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买方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是近年来我国汽车的市场价格波动图。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不应求 B.价格政策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商品质量下降
2011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6.1%,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A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下降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保持物价稳定的根本性措施是( )。
A.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价格平稳回落
B.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限制某些商品需求,实行限量供应
D.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
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