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

(28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即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注:①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9.25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重。②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材料二  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12分)

 

(1)①材料一反映了从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量持续增长,但各年增长幅度不一(2分);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中国粮食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2分) ②有利于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分)有利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2分);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分) 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2分) ②我国政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4分) ①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分) ②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分) ③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种子企业结构,重视量的变化,促成种子研究质的提高。(3分) ④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调动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中各项经济信息以及注释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材料反映出来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既要看到我国粮食产量总量持续增长,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也不能忽视中国粮食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解答本题必须从材料中找寻答题的思路,学生可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等角度展开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本题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政府宗旨的记忆与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政府的宗旨,再从材料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与政府的宗旨项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本题要求学生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题中材料“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种子企业结构”、“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等关键性的语句是学生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尤为注意。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政府的宗旨及其表现、抓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道理的?(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党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的理由。(12分)

 

查看答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国家之所以要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是因为

A.外部环境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查看答案

一位诗人说:“有人在阳光下,低着头只看见阴影,有人在阴影里,往远看全是阳光。”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②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这告诉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A.布局构图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摆脱了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B.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C.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D.要实现艺术的整体优化必须恰当地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但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各种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

②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无关

④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