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

2013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为10个月以来最高水平。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 【解析】 试题分析:防止物价过快上涨,需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存贷款利率是可行的措施,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A正确;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B说法错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的生产规模无关,C错误;发行国债,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消费需求会增加,不利于物价下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黄金价格在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随后大约300吨黄金被中国大妈们以1000亿人民币抢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黄金具有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②黄金具有货币属性,具备避险以及保值的功能

③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④我国民众缺乏投资需求和消费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满分5 manfen5.com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品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1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2012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与此同时     

①某公司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②纸币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③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该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一半。

④该国货币贬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87.5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要求,国家财政投入医改5个方面。2015年将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这表明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主要功能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

①限制农村劳动力外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②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③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④提髙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