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十八大报告中,有57处提到了“创新”。其中特别强调:科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十八大报告中,有57处提到了“创新”。其中特别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有人认为,“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9分)

 

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诚信经营等手段,掌握新技术,吸引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分)。 ②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要求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2分) ③劳动者要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发挥劳动者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人翁精神。(2分) ④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和创新国际先进技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观点。解答评析类的试题,首先要将需要被评析的观点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中合理性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肯定,找出其不合理的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批判。对于本题中“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观点,学生首先可结合企业的地位说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对此加以肯定;其次,学生要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劳动技能与素质、改革开放等角度批判题中观点的片面性。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变化。(9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唯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生产资料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增长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其发展才能进入更高的层次。

    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