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唯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生产资料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增长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其发展才能进入更高的层次。
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10分)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012年2月4日,中国和俄罗斯认为西方提交给安理会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不利于叙问题的和平解决,不利于中东和平,因而投否决票。中国行使否决权( )
①是与俄国结盟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要求
②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④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上作会议指出,为保持政策的稳定性,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3不是对2012年的“复制”,在实施重心与操作上都有新的变化。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