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运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12分)
2011年开春,曾经熙熙攘攘的“民工潮”演变成“民工荒”。仅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缺口的保守估计就达200万人,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陷入困窘。不仅沿海地区劳动力缺乏,就连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内陆省份由于目前正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也闹出了“民工荒”。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民工约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另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部分农民不愿外出打工。“民工荒”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一些用工单位和政府敲响了警钟。
(1)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8分)
(2)对于材料提到的“用工荒”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0分)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 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 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 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上海松江区2007年起开始实践百亩左右规模的家庭农场模式。首批家庭农场主沈忠良经营着146亩承包田,2012年,全年种植净收入12.4万元,农机服务净收入3.1万元,家庭年总净收入15.5万元。这说明家庭农场( )
①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由劳动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经营
③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学生在进行经济探究时,发现当前经营效益好的企业都具有四种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请你为这四种意识配上下面合适的经济学依据,其中对应正确的选项为
①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每年春节临近,他们都为能不能及时拿到足额工钱而焦虑不安。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③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