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2013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2013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

有量(万辆)

GDP

(万亿元)

人均收

入(元)

汽车工业销售

产值/GDP(%)

2005

600

16.0

6 179

5.62

2007

1 149

20.9

7 668

6.70

2009

1 947

30.1

10 271

6.31

2011

3 443

39.8

14 394

7.54

2013

4 322

47.1

16 241

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6分)

 

(答对任意3点既给满分6分)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解析】 试题分析: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学生需要从影响汽车消费的原因和汽车消费增长的影响两个角度全面认识这一现象。结合材料内容,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心理等角度支出汽车消费增长的原因,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认识汽车消费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   )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魔术大师说:“要成为一个魔术大师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不停地思考创新,就是为了让我的魔术表演更吸引观众。”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查看答案

2013年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闯黄灯扣6分”的新规是否合法合理,成为舆论争议焦点,有网友运用牛顿力学原理证明无法避免闻黄灯、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违法黄灯信号将“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从哲学上看,“黄灯新规”面临尴尬被动局面表明(   )

①制定法律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要依据科学理论制定正确的规则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