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 材料一 中化新网讯2013年10月24日报道,江西省工信委通报了11...

(24分)

材料一  中化新网讯2013年10月24日报道,江西省工信委通报了11个行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第三季度进展情况。2013年,江西省共有89户工业企业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炼钢、铜冶炼、铅蓄电池等11个行业。截至目前,89家企业的淘汰生产线均已关停,其中56家企业的淘汰设备已完成拆除。江西省工信委要求,各设区市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要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表》;对还未拆除设备的企业,确保淘汰设备于年底前拆除。发挥政府部门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政策、新标准的研究制定建言献策,积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材料二  2013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80倍,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民出现恐慌性屯水购水,超市瓶装水被抢购一空。此次污染事件的传播一共出现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

舆情发展

事情经过

第一阶段(1月19日-1月24日)

舆情静默期

媒体开始报道,但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危机应对动作,信息处于封锁期

第二阶段(1月25日-1月26日)

舆情上升期

涉及镉污染信息大量出现,官方关于镉污染信息处理较为模糊,加剧了居民的恐慌性购水

第三阶段(1月27日-1月31日)

舆情爆发期

媒体报道转载频繁,政府发布了镉污染处理响应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镉污染情况得到控制

第四阶段(2月1日-2月3日)

舆情稳定期

官方通报新进展,民众强烈关切,政府回应民众的疑问

第五阶段(2月3日后)

舆情衰退期

污染防控取得成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但媒体继续进行舆情追问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江西省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14分)

 

(1)①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政府要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2分)②政府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2分)③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制定工作意见,加强节能减排。(3分)④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减排项目运行管理,组织环保专项行动,及时关停高污染、高耗能行业。(3分) (2)①共产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分) 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切实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府。(3分) ③人大要加强立法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并监督国家机关有效开展工作。(3分) ④政协要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2分) ⑤司法机关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活动。(2分) ⑥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新闻媒体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2分) (以上答到5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以江西省政府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怎样发挥作用”这个要求来看,需要回答政府的职能及政府权力的行使,结合材料中江西省政府的具体做法加以分析,从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等角度组织答案。(2)该题围绕危机处理常态机制的建立,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迁移运用。建立危机处理常态机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可以综合政治生活中的各个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作用,共同建立危机处理常态机制。从中国共产党、政府、人大及人大代表、政协、司法机关、公民等各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如何发挥作用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的政党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指出,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材料一  我国海洋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规模,但海洋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集中凸显,如产业结构存在着粗放型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等深层次矛盾,产能过剩和低质化并存,各地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趋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由单一性向复合型发展,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等。

图1  2008年-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图2  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工业等属于传统产业,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属于新兴海洋产业。

材料二  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推进海上统一执法;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主要职责是拟订海洋发展规划,实施海上维权执法,监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等;为加强海洋事务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其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及国家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发挥的作用。(12分)

 

查看答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14日上午在河内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李克强指出,能否处理好南海问题,不仅事关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而且涉及双方拓展基础设施投资等大规模合作的政治与安全环境。昨天我同阮晋勇总理就中越海上、陆上、金融合作三头并进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在增进政治互信、巩固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妥善管控分歧,不让南海问题干扰两国合作大局,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推动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等合作机制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进而促进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切实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这表明(    )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每个国家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查看答案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对当前世界经济的看法,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这表明(    )

①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 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2013年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已对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九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个重点领域都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有的还列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体现出新一届中央政府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心和决心。这些做法有利于(    )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市民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②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

③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

④建设现代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将种种做法归纳起来,其对社区的建设包涵资源的投放、完善社区福利,还有就是加强公共伦理建设,引导共同价值观形成,以及政府跟民众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民众以什么样的渠道去有效表达诉求。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    )

①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② 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

③ 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④ 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