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市场需求不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某著名蔗糖企业的利润率一直在3%左右的低位徘徊。为提高利润率,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蔗糖产品产量
②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蔗糖生产成本
③提高蔗糖价格,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④发行企业债券,扩大蔗糖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全球许多名噪一时的大企业陷入困境:继谷歌两年前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IT界再曝重磅并购。2013年9月3日全球软件巨头微软宣布,以约合7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手机、地图和专利权。现在智能手机基本上90%是苹果和安卓系统在占领的,也就是说微软两个加在一起windows phone整个加在一起,能够用到windows phone系统、微软系统的,也不过就百分之五点几。原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塞班系统,如今只剩下2.6%的市场份额。这些案例表明( )
A.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B.缺乏国家必要的技术规划,是企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
C.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
D.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某校高三(1)班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当地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请你一同参与。
调研一 企业招聘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材料一 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其所占比重见下图: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
调研二 破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
材料三 长沙某小工厂专门出口圣诞树上的小灯串,因为汇率波动,净利润受到影响。另外,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也是这家公司要面对的成本之考。除了钱的烦恼,中小外贸企业还得担心欧洲经济寒潮对国外市场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6分)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6分)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困难。(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6分)
(2)“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市场经济是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观点。(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到2020年,我国消费总规模达到64万亿元。城乡居民将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但专家支出:我国长期以来的投资率高于消费率的惯性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扩大消费的基础尚不牢固,让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江苏省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合计5314.31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6%,超过四分之三。在各项民生支出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支出2611.36亿元,比2011年增长20.9%;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利事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支出2702.95亿元,比2011年增长12.2%。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6分)
结合材料二,说明江苏省财政投入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中国目前大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差,部分城市雾霾天达130天,市区PM2.5数据不容乐观。空气污染,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蓝天,白云”。 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蓝天,白云”。(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