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

材料一  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然而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当前提出“海洋强国”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海洋权事关经济,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丰富资源的海洋无疑会受到重要关注;另一方面海洋权事关国家安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正千方百计地觊觎着本属别人的海洋,中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空前的挑衅。

材料二  针对有关国家侵害我南海、东海海洋权益的问题,我国展开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2012年4月以来,我国派出海监、渔政等政府公务船只、飞机对黄岩岛进行持续监管,并为我渔船、渔民提供管理和服务。自2012年9月我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后,海监、渔政船只、飞机连续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例行维权巡航,实现巡航常态化。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依据。(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6分)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从实际出发。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是形势发展的需要。(2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是实践发展基础上的认识飞跃。(2分) (2)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上述做法体现了对国家主权的维护;(2分)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述做法坚定维护了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2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基本目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从该战略提出的背景、意义上加以分析。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空前的挑衅,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制定该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和经济权益。(2)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是原因类问题,即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为什么是正当的。可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行为是什么行为,由什么决定,是否正当等具体分析。维护海洋权益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目的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考点:本题考查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当代国际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低温控制环境下的供应链系统。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专家指出,冷链物流系统庞大复杂,建设投资大;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与企业在发展冷链物流体系中应有的担当。(6分)

 

查看答案

新闻媒体传递正能量。每年CCTV揭晓的《感动中国》年度获奖者中,既有人们熟悉的英模,也有深入基层挖掘出的平凡楷模,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事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感动中国》此举

①引导人们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②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                   

④有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变化就是对经济发展的提法,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转向“持续健康”,由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与客观性       ②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专家预测,我国经济将缓慢回升,基本面良好,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这说明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看待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某镇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拟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

(1)学习动员阶段。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2)调查研究阶段。用认认真真的态度,老老实实的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覆盖倾听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的本领。

(3)梳理阶段。认真总结排查调研出的问题,结合本镇实际,认真梳理,努力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突出问题,查找分析问题,通过梳理归纳,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4)整改落实。坚持边调研、边整改,对调研出的各类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办好群众关心、群众欢迎的事情。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依据。(5分)

(2)该镇政府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是如何体现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7分)

(3)假如你是该镇的一名普通群众,谈谈你在政府这一活动中的应有担当。(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