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挑起事端,2013年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挑起事端,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方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及通知。2月19日,中方声明不接受菲方所提仲裁,并将菲方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中方的上述立场不会改变。中方一贯致力于通过双边谈判和协商解决有关争议。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也是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签署国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作出的承诺。中方坚持按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和《宣言》的有关精神,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9分)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方在南海争端的表态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3分)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中方的表态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表现。(3分)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中方表态是基于我国外交政策作出的正确决策。(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阐明中方表态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分析材料以从中提取答题的关键语句。材料中我国政府的表态,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也表明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本题考查主权的地位、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主权国家的权利、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网络管理的法规不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侵犯国家和公民权益的问题。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网络规范、健康、有序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结合材料,运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必要性。(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强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扩大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新型组织的覆盖面;提高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注重从专业退伍军人、务工回乡青年、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村组织书记;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巩固农村基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建立党员干部受教育、科技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应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9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政府信用建设。(8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谐已成为时代永不落幕的主旋律,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12分)

 

查看答案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为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D.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