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10分)

材料二: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概念,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亿万中国人勾画出一幅“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2)解读十八大报告为亿万中国人勾画出一幅“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的政治学依据。(12分)

材料三:2012年12月31日,山西省天脊煤化工集团发现一根破裂的管道泄漏约38.7吨苯胺,其中近9吨流入了浊漳河,导致下游河北、河南流域水质受到污染,引发邯郸市大规模停水;2013年1月11日,在中国民众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中国能源大省山西长治一化工厂苯胺泄漏导致下游数百万民众饮用水受到污染,引发了公众和舆论的强烈关注。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英辉说,当前,很多地方政府的公共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还很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污染的严重性。还说,要建设"美丽中国",根本上必须完善中国现有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认真回应关切公众生存的环境诉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解决公共污染问题上的积极作为。(10分)

 

 (1)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体现了决定权和监督权。(3分)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活动原则。通过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法院、检察院的关系体现出来。(2分)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关注民生,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维护。(2分)④“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所以全国人大能够审议和批准“一府两院”的报告。(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生态文明,勾画“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益。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美丽中国实质是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④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若从其它角度回答,可酌情各分。)(每点3分) (3)①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分)②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3分)③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使得企业、公众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各尽其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2分)④政府应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管理,为打造美丽中国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调动相关知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民主集中制等。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考生可以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角度来加以回答。本题指向明确,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为依据型主观试题,回答此类型试题关键是找准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由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了“党”,所以考生可以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回答。考生可以从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角度回答。(3)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相关知识。公共污染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履行相关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们负责的原则解决相关问题。考生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来回答。本题难度不大。 考点:本题涉及的考点较多。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政府的性质和原则、政府职能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的第2094号决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支持安理会对朝鲜核试作出必要、适度的反应。这说明

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国家宗教局局长就做好今后宗教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管理,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促进和谐,维护宗教领域团结稳定局面;三是注重引导,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这表明我国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宗教本质发生变化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尖锐的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政策对一国稳定、发展、统一至关重要。下列是多民族国家制定、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

①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政治危机根除—国家政权巩闹—民族关系和谐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和谐—国家繁荣昌盛

③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干预—国家分裂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发展差异消除—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政权巩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