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间( )
①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③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中国网事·感动2012”评选活动借助于因特网和手机媒体来进行,广大网友可通过网站、微博和手机3种方式进行投票,被称为“中国网事让鼠标顶起草根英雄”。这说明( )
A.大众传媒已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大众传媒能够打破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递、沟通、共享
C.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递、共享的动力和源泉
D.科技进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广东首部非遗主题微电影《鹤无双》上映,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题材,讲述了爷孙两间的鹤舞传承故事,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②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莫言用山东方言给他的力量,使得他的文学充满着土地的元气,最泥土就是最国际。”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载体和物质承担者 ④文化交流要尊重各国差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3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在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社会主义道德新要求是中华民族一直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B.不同时期的道德要求既有一定的传承性又有一定的时代性
C.不同时期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具有完全相同的道德标准
D.思想道德总是超越一定时代并被时代赋予全新的广博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