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5日,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中国大妈”大量抢购黄金,10天时间300吨黄金被扫。一般来说,下列曲线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是(P为价格,Q为需求量)




2013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银行卡交易金额103.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6%,相当于每分钟通过银行卡交易的规模超过7.7亿元。我国银行卡交易金额的持续增长表明
A.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卡具有实际货币的功能,代替了人民币的价值作用
B.使用银行卡比使用现金更方便安全,有利于商品流通
C.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D.有利于拓展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增加银行储蓄收入
2013年8月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为2.7%,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能够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压力的措施是
A.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国家应多印发纸币
C.发展生产,保障有效供给 D.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市场炒作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情况
|
|
城镇 |
农村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消费 |
人均纯收入 |
人均消费 |
|
|
数额(元) |
21810 |
18750 |
6977 |
5633 |
|
同比增长(%) |
8.4 |
11.8 |
11.4 |
19.8 |
注: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20194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而GDP居世界第2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为879美元,不到美国的10%。
材料二 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除上述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外,还有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过多,居民预备性储蓄增加;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质量偏低等。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强调牢牢把握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我国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言献策。(6分)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材料一

注: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0%。
材料二 从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材料三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产业支持、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的是造福人民群众。城镇化只有突出科学规划,才能避免走弯路。为此,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提高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15分)
(3)运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城镇化造福人民群众。(12分)
2013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演讲。习近平表示,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这表明
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
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