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

材料二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形成巨大需求。专家指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同时,城镇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3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3分) (2)①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3分)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分)③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④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概括图表信息,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信息加以概括。图表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的变化,指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小注信息,找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激励性措施。(2)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要紧扣材料内容,找到材料中的关键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角度具体阐述城镇化的意义。学生的思路要开阔,不可拘泥于一点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漫画《这里没有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21日消息:上海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发现黑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大部分的吸积流在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后,在往黑洞下落的过程中损失掉了,这些损失的气体以外流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15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0日晚,首次作为中国外长访问美国的王毅在美国演讲: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针对当前中日两国的局势,有网友发表言论说:“中日两国的局势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中日两国的局势变化那是徒劳的。”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①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②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③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最大的屏幕上滚动播出的中国文化系列宜传片,借鉴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样式,将敦煌、太极、书法这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手绘和三维动画等方式将中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全世界。在美国播出中国文化宣传片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向美国推销中国的价值观念

③消除中美文化的差异           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